张良吧 关注:16,250贴子:240,169

回复: 【小说】寻子房(中篇,疑似穿越不苏不腐,重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等文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啊。


来自手机贴吧260楼2013-02-20 21:26
收起回复
    小紫姐,晴儿前两天发烧了没来……收藏了哦!更新提醒我,度娘越来越贴心了……
    【↑你够了!


    IP属地:天津261楼2013-02-21 11:28
    回复
      2025-07-27 11:01: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不容易啊………终于找到了……心酸。


      IP属地:加拿大来自掌上百度262楼2013-02-21 16:36
      回复
        今天星期五噢!!


        来自手机贴吧263楼2013-02-22 14:02
        收起回复
          这个星期我决定来坑爹一把,放个番外,因为这一章我还得好好修改一下,别骂我啊!
          寻子房番外一 筑·魂
          号称潋月阁双壁之一的梓婉,因其击筑而声名鹊起。
          这女子不爱金银粉饰,甚从不以面貌示人,终日抱琴而坐。却有人只为听她弹奏一曲,不惜堆起金山银山。若说这女子的琴音有何出彩,怕是多半人也说不出为何,却是像被勾了魂魄,沉湎在乐音中无法自拔。
          有人猜想梓婉的筑一定是极不普通的,这话倒是不错。只不过,它的不寻常并非因这琴用料的名贵,也绝非造琴者技艺高超,不过是因为这琴当年曾被一双手抚摸过,从此便不尽相同。
          许多年前,这双手敲打着易水悲歌,辞人远行;许多年后,这双手举起铅金灌筑,怀满腔怒愤,欲夺秦王之命。
          这双手,这个人。
          梓婉猜想自己一生都不会忘记。
          宋子城这个地方,向来并不繁华,是个清静之地,梓婉家的酒馆便是开在这个城里。
          梓婉自幼喜爱音律,豆蔻年华,便熟通乐理,善于演奏。他父亲常让她击筑于厅堂之间,酒席满客,梓婉常常博人以重彩,被褒扬者甚多。
          就在这年,这酒馆里来了个奇怪的人。
          这个人风尘仆仆,素来沉默寡言,却留在了酒馆里做了店小二。按理说,他这个店小二做的还是不错的,至少他上酒上菜的速度不比别人慢,而且由于他不爱说话且不招惹是非,酒馆的老板也还挺待见他。
          如果说这一切都这么顺理成章地下去,也许那个人会一直做着个平凡的店小二,给人端酒倒水,一如既往。
          只不过,有些人注定不会平凡,而这个店小二,便确是其中一个。
          梓婉虽还年少,却对人家给自己演奏的评价格外上心。不知是从谁嘴里传来,那个平素向来不爱说话,只是埋头干活,干完活儿又一人独处的怪人,竟对她的琴声品头论足。一个店小二,竟也懂音乐么?梓婉甚为好奇,又不好意思亲自去问当事人,只从旁的人口中得来一些完全不中要害的答案。
          旁的人不中用,梓婉便决定只能自己观察了。
          从那时起,若那人在场,梓婉每次击筑,都要循着那人眼光看去。
          每每演奏,她若击错一音,那人便蹙眉;她若行云流水,那人便微扬嘴角。平素人们赞她却不知为何而赞,只是道好听罢了,今日竟真有人能听出她曲中玄妙。
          这个店小二,真的懂音乐。
          梓婉以为,这世界上懂音乐的人很多,却不该是这样一个人。所以她好奇揣测这个沉默不语的人,定有一个特殊的背景,特殊的身份。不过,这只是个猜测。年少的梓婉只庆幸于有人能品她音,赏她乐,一切若如此,便也足够。
          只不过,不知是哪个从者把这怪人对梓婉击筑的评价告诉了她的父亲,酒馆老板似是将信将疑,便邀这缄口不言的店小二击筑于众人之前。这店小二居然没有反对,便转身而去,端筑而坐。
          刹时,锤音万点,山川色易。
          锤与弦碰撞似涟漪开绽,流水行云,层层叠叠,一发而不可收。宾客满席,男女老少,皆唏嘘不已。此座何人,竟得如此音色?
          梓婉幡然醒悟,眼前这人岂止懂音乐,以这般音色,称之国手也不为过。
          当那人改装整容,重现厅堂,梓婉方才听父亲唤起这人真正的姓名。
          高渐离。
          自那以后,这个酒馆再不愁无人登门。满座宾客,有人不远千里而来,竟是为了听高先生弹奏那么一曲。
          也是从那个时候,梓婉莫名其妙地成了那人的徒生。那时梓婉毕竟还年少,她甚至不知这人是一曲名扬天下的第一琴师,她只知道那人,是她的老师罢了。
          这个老师其实不算合格,和刚进这家酒馆的时候一样,高渐离仍然不爱说话,他每日所做的事情只是听、点头、与摇头。若是摇头,便是不满;若是点头,便是褒奖。梓婉虽得不到那人直接的指导,却在那人看似无意却有意的点头与摇头中慢慢琢磨起自己敲揉与转腕。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5楼2013-02-22 23:25
          回复

            其实高渐离也并一字不吐,偶尔,他还是会伸出他纤长的手指,抚动琴弦,略讲一二。
            这样久了,便成了一种习惯,一人击一人听。
            无声,胜有声。
            不过天命戏人,高渐离的绕梁余音终究还是传到了嬴政的耳边。
            诏令晋见的懿旨很快便被送到了这个安静的小城,从此小城便不再平静。
            当嬴政的侍者踏进这家酒馆,楼上楼下寂静一片,鸦雀无声,唯有击筑声不断。使者勃然大怒,何人敢如此放肆,见秦王使者,竟不委命下吏。遂抽出七尺青铜插入地下,旁观者皆诚惶诚恐,胆战心惊。
            只台上那人岿然不动,无半点惊慌错乱。曲终,方才抬首。
            他很清楚,这是秦王的使者。秦王嬴政,是让他友人的孤魂一直徘徊易水的元凶。这人的邀请,定是来者不善。
            遂他只答了一句。
            “给我一天考虑的时间。”
            或许,高渐离根本不需要考虑,但他还是得来了一天的宽限。
            那天夜里,梓婉知道父亲很晚都没睡。因为她隔着墙便听父亲焦急的声音,他的父亲,正在劝高渐离尽快离开宋子城。
            然而等来的,却是这样一句答案。
            “天涯海角,我已无处可躲,这是我的命,我不能逃。”
            这也许是梓婉听到老师的最后一句话,因为次日清晨他便跟随那使者上了路,去做他不得不做的事,去迎接他无法躲避的命运。
            高渐离带着崭新的琴上了路,他原来的琴,便自此留在了那个他曾经待过的酒馆。
            后来,梓婉听说秦王熏瞎了先生的眼睛,却像上宾般对他礼敬有加。凡是先生弹过的曲子,秦王无一不拍手叫绝。但是突然有一天,先生竟拿着灌了铅的筑砸向秦王,秦王险些遇刺,终于还是没有宽恕他的性命。
            有人笑他痴傻,有人叹他不值。
            梓婉也不明白,为何当初高渐离不听从父亲的话,逃离宋子城,就算不能永远躲下去,起码也能多活一段时间;既然去了,为何先生不在嬴政的身边好好弹琴,却动起杀机,最后反因此而丢了性命。
            梓婉有很多不明白,然而她的老师再也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了。
            她不懂,是因那时她还年少,不能体会有种信念,叫做气节。
            许多年后她终于懂了,她的老师,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泱泱乱世,谁人能独善其身?秦王秦王的确欣赏他的琴,却注定不会放过他。
            他在易水辞人远行。
            他是荆轲的朋友。
            他,是燕国人。
            高渐离终究没有活着回来,但他的筑却活了下去。
            他的音,他的曲,他的傲,他的痴,被尽数藏在了他的日夜击打的筑里,由他的学生为他延续传承下去。
            梓婉之筑,埋有高渐离的魂。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6楼2013-02-22 23:25
            回复
              终於等到度娘提醒我你更新了。。虽然是番外,但也已经心满意足了。。。


              IP属地:浙江267楼2013-02-22 23:32
              回复
                终于有的更了。。。。。。


                IP属地:湖南268楼2013-02-22 23:46
                回复
                  2025-07-27 10:55: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太好了。。。。。


                  来自手机贴吧269楼2013-02-23 01:24
                  回复
                    师妃暄“噗哧”娇笑,其娇姿美态瞧下得寇仲目瞪口呆时,始油然道:“姜太公得黄帝〈阴符〉之谋,演〈六韬〉之略,辅武王灭商立国。苏秦得鬼谷子之法,以合纵之术游说诸侯而挂六国相印。大汉张良精研〈素书〉、〈三略〉,为刘邦平定天下。现在寇兄所得的〈长生诀〉虽是道家瑰宝,可使寇兄晋身天下顶尖武学宗师的行列,却与争天下治天下没有任何关系。既是如此,何不早点引退,啸傲江湖,使盛名永垂,岂非胜过卷入政治权力永无休止的争斗中。”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70楼2013-02-23 08:08
                    回复
                      楼主写得很棒!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71楼2013-02-23 08:09
                      回复
                        楼主写得很棒!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72楼2013-02-23 08:09
                        回复
                          收藏了都抢不到沙发……呜呜呜


                          IP属地:天津273楼2013-02-23 10:54
                          收起回复
                            看到更新很激动


                            IP属地:陕西274楼2013-02-23 1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