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说弱势和强势的问题。因为我自己的方法论也不是很完整,所以只能说到哪算哪。缺乏逻辑,请多包涵。
--
前面说到,判断自己是弱势还是强势,有多个维度。我们先说第一个维度,也就是家境或者零花钱。
--
家境,首先是财力。
较为富有的家庭,会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者补习班。会在意孩子的穿戴、饮食。有没有兴趣爱好(比如绘画、音乐、体育等)。孩子想要获得新潮的文具、手机、课外书、漫画等事物都是相对较容易的,物欲得以满足,相对没有匮乏感。这也使得可以周末和朋友一起逛街,话题比较多。
--
其次,家境是家族的受教育程度。
了解这件事,你不仅要数父母的,还有祖父母的。你的祖父母是否受过教育?父母的教育到什么程度?他们在什么地区长大?这些信息都是你需要去了解和衡量的。因为这影响到他们对教育的态度。
--
那么,落实到具体操作,你应该怎么做?
--
家境这种事是很难改变的,但可以为自己争取的,是零花钱。
注意,这里的零花钱并不一定需要很多。但是不能没有,而且也要坚定向父母表达:这部分的钱由我支配,如何支配无需报备。哪怕每周有额外的五块钱也可以。
做到这件事,非常需要勇气和技巧。
--
当你年满16岁时,就可以做一些兼职。
--
平时自己喜欢的事物,多看一眼的事物,你可以去留意、和别人讨论,即使买不起。
今时今日没能发展的兴趣爱好,没能购买的整洁的文具,没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出国旅游,这都没关系。你要记着,将来有一日,这些小东西你都可以买得起。或许最终也没能像别人走完200个国家,但是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你会越走越远。
--
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自己喜爱小东西的情绪。不要觉得“只要实用就行了,喜不喜欢不重要”
--
不要觉得梦想是多么遥远的东西。高中生真正要做的,就是喜欢生活。
食堂里,哪些菜是你喜欢吃的?哪些菜很难吃?
订正错题时,同学耐心地互相讨论,顺便还吐槽字写得难看?
和朋友交换不同香气的护手霜?
校园里的植物和小鸟,是不是随着春天的到来复苏了?
观察生活,喜欢生活。然后活着,顺其自然。
--
“要考多少分”“要上什么样的大学”
这是真空里的口号,是不知道谁以“梦想”为名强加在中学生身上的东西。
你要把眼光拉远,然后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