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说的还是主体性的问题。
但精神上有支点,才可以独立,这个支点绝不能落入尘世内。
所谓:胸中有天地浩荡,心头无闲事半分。
神凝于内,疾驰时便无恍惚动摇,外在修饰皆不足道,形劳而心弛。
像从前,我就会过多的把精力放在精美之物,可喜可厌之人事,这是因为内心没有世外的支点,没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只能于此间消磨罢了。
自从上次,我认真告诉自己,这些东西皆非我所求,随时可弃,我果然没有再心心念念,欲罢不能了。
物件,说到底,就只是物件。
人事,说到底,也只是数据。
为了回归,为了真实,为了独立,必须拿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来。
然而,一方面不可牵绊,另一方面也绝不可厌世逃离,要对万物顺势而为。以集中的心志应对纷繁的世事,任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心,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也。
明白这世事皆是虚空,且是一片匮乏的虚空。
只有借由此磨炼精神,脱尽尘垢,才有可能进入真实的世界,那里看似虚无,却是真正的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