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讲吧 关注:12贴子:645

回复:周易正讲-系辞-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可以把“爻象动乎内”作为量变,
而“吉凶见乎外”看作是质变,
是眼睛看不到的量变和眼睛看得到的质变。
“爻象动乎内”,
卦里的爻象以变动启示人事微妙的际遇,
是内在的动机,
一旦行动表现出来,
就知吉凶了,
也就是“吉凶见乎外”,
是一种显现。
对于智者,
只要有一点点的变化,
就知道结果了,
不像我们这些俗人,
一直到量变结束了,
有了质变才知道结果。
一切人事,
一旦开始动念,
结果就有了,
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等待的。
观象,
一旦感觉不行,
其结果肯定就不好,
并不是等到结果了,
再去后悔,才去调整,
那已经晚了,
这就是“动乎内”,而“见乎外”。
这就是趋吉避凶的运用。
《周易》就是告诉你吉凶在变化中,
在你掌握之中,
抓住眼前的变化,
才能够调适未来的结果,
吉凶在一念之间!


17楼2016-10-10 12:04
回复
    “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如果能够把握机会,
    加以变通运用,
    功德事业就能够实现,
    圣人仁爱之情则在卦爻的辞句中看到。
    想想看,
    我们称孔子为圣人,
    而被孔子称为“圣人”的人,
    应该是伏羲氏、周文王等。
    这个“功业”,
    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我们人生之功劳事业。
    其实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
    观察细微的变化,
    知道调整自己生活中的“动”,
    事业中的“动”,
    这些“动”,
    决定着自己未来的结局,
    也就是所谓的“象在其中矣”。
    凡事皆有象,
    需要认真去体会、感受,
    在这样的过程中,
    智慧就会慢慢提升。


    18楼2016-10-10 12:07
    回复
      2025-07-06 04:42:08
      广告
      天地之大德曰生;
      圣人之大宝曰位。
      何以守位曰仁,
      何以聚人曰财。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19楼2016-10-10 16:49
      回复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天地之大仁为爱,
        天地化育万物的伟大功德,
        是使万物生生不息,
        圣人最珍贵的是其崇高的地位,
        怎样才能保守地位呢?
        要博爱,
        得到多数人的拥护,
        才能守住地位;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聚集呢?
        要靠财富。
        正因为天地有大爱,
        万物才能够生生不息啊!
        所以“仁”与“大爱”,
        是不同说法而已。
        圣人明白了这个道理,
        就必须用他的大爱才能够保住其位啊!
        圣人也只有汲取财富来统治民众,
        才能够保住他的大位。
        看看这里,
        最后点到一个“仁”,
        一个“财”,
        有仁者才能守其位,
        有财者才能聚其众。
        这些语言讲得实在是太直白了!
        这就是真理,
        如果说真理是相对的,
        我们可以说是公理,
        天底下的公理。


        20楼2016-10-10 16:51
        回复
          后面这句话更有意思: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
          治理财富,端正言行,
          使民众分辨是非善恶,
          禁止民众为非作歹,
          这就是道义。
          知道仁义之间的关系了吗?
          义为仁辅者也,
          也就是说,
          义为仁之辅助,
          靠义来辅助仁,
          其核心是仁。
          其实孔子说的这个“理财”的意思就是:
          用天地之道产生的理,来聚人,来理财也。
          “禁民为非”,
          圣人制定了规则,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就是“主义”吗?
          规定好了,主义有了,
          用这些规定,
          禁止民众为非作歹,
          来辅助仁的发挥。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其一是“正辞”,
          其二是“禁民”,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
          才能理财,
          才能体现义。


          21楼2016-10-10 16:57
          回复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22楼2016-10-10 16:59
            回复
              接下来的这几段话,
              内容通俗易懂,
              不像《系辞》的内容,
              我认为是后来加上去的。
              不过,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太古的历史,
              一些传说或神话故事之类的。
              伏羲氏也称“包牺氏”。
              太古时代,
              包牺氏君临天下,
              向上观察天的现象,
              向下观察地的法则,
              观察鸟兽的斑纹以及适合的地方,
              近处以人的身取象,
              远处以万物来取象,
              于是作出了八卦符号,
              以融汇天地自然神秘的造化德行,
              来比喻万物的情况。
              伏羲氏作了八卦,
              人们通过八卦的符号,
              就能明白天地之间的变化,
              懂得天地自然之道,
              明白天地之德、万物之情,
              从而让人类方便使用。


              23楼2016-10-10 17:01
              回复
                作结绳而为罔罟(gǔ),以佃(tián)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斫(zhuó)木为耜(sì),揉(róu)木为耒(lěi),耒耨(nòu)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24楼2016-10-11 10:14
                回复
                  2025-07-06 04:36:08
                  广告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伏羲氏死后,
                  神农氏成为统治天下的人。
                  “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斫”,本义是用刀斧砍;
                  “耜”,古代一种农具;
                  “耒”,本义是古代一种农具,翻土用;
                  “耨”,本义是锄草耕作的农具。
                  神农氏当政后,
                  削木头做成犁头,
                  弯木棒做成犁柄,
                  以方便耕种、除草,
                  并将此教导天下民众。
                  这是取法于益卦的卦象。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规定在中午为买卖时间,
                  招来天下的民众,
                  聚集天下的财货,
                  互相交换,
                  各自得到所需要的物品,
                  然后各自散去,
                  这是取法于噬嗑卦的卦象。


                  26楼2016-10-11 10:20
                  回复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通其变,使民不倦,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27楼2016-10-11 10:27
                    回复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接着,神农氏去世后,
                      轩辕黄帝、尧、舜相继成为天子,
                      由于人口逐渐增多,
                      还有生产力的发展,
                      太古时期的一些制度已经过时,
                      需要变通,
                      需要改变制度以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
                      使民不感到疲倦,
                      于不知不觉中适应变化,
                      使民众相得其宜。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周易》的道理就是变化,
                      变化就能通达,
                      通达就能保持长久。
                      这就是所谓的得天下的护佑,
                      吉祥没有不利。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我们也讲得比较多了,
                      是火天大有卦的上九爻的《爻辞》。


                      28楼2016-10-11 10:29
                      回复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衣是上衣,裳是裙子,后来指下装。
                        其实是指黄帝、尧、舜能够遵循《周易》变通的原理,
                        使民安居乐业,
                        故能垂拱平章,
                        无为而治,
                        就使天下太平,
                        这是取法于乾坤两卦的卦象。
                        所谓“无为而治”,
                        是因为前“有为”,
                        而后才能“无为”。
                        这是因为能把天下之道运用到国家的治理中,
                        前前后后都已经安排好了,
                        每个人都有事做,
                        能够做到“使民不倦”,
                        “使民宜之”,
                        “变则通,通则久”,
                        就是64卦的阳爻都具有乾性,
                        阴爻都具有坤性,
                        乾易而时,
                        坤而有序,
                        这就是《周易》的核心。


                        29楼2016-10-11 10:33
                        回复
                          刳(kū)木为舟,剡(yǎn)木为楫(jí),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柝(tuò),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30楼2016-10-11 10:36
                          回复
                            “刳木为舟”,
                            把树木挖空就是船了。
                            “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削木做楫。
                            “楫”就是划船的浆。
                            有了舟和楫,
                            接着就可以济到远处了,
                            可以利涉大川了,
                            使天下民众交通便利。
                            为什么“利涉大川”都是与木有关呢?
                            这一发明是取法于涣卦的卦象。
                            风水涣,
                            木行水上就是船。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
                            将牛马驯服,
                            用牛负重、耕田,
                            骑马就可以到达远方,
                            这样使天下便利,
                            是取法于随卦的卦象。


                            31楼2016-10-11 10:39
                            回复
                              2025-07-06 04:30:08
                              广告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意思是说:
                              设置多重的大门,
                              并敲击木梆巡夜,
                              以防止盗贼入侵。
                              这是取法于豫卦的卦象。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意思是说:
                              要断木头,
                              制作成舂米的杵,
                              在地上挖掘,
                              当作舂米的臼,
                              发明这种舂米的利器,
                              使万民得到益处,
                              这是取法于小过卦的卦象。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意思是说:
                              将弦安装到木条上,制成弓,
                              将木头削成箭,
                              以弓箭的利器威慑天下,
                              这是取法于睽卦的卦象。


                              32楼2016-10-11 1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