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讲吧 关注:12贴子:645

回复:周易正讲-系辞-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就是告诉你天是怎么回事,
地是怎么回事,
因为你在天地间生活,
眼中别无它物,只有天地,
按天地之道生活,
不需要和别人比,
只需要把自己的言行与天地之道比就够了,
这样的比较是何等的自信,
那才配得起顶天立地,
这才是所谓的大丈夫!
只有愚蠢者才和别人比,
自寻苦恼,完全没有意义!
人应该时刻尊重自己的内心所需,
让自己的心与天地相呼应。
我们缺乏的就是安静地思考和自在的内心,
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来学习《系辞》,
明白《系辞》的弦外之音,
我们的生活就会开心很多。
香港有位歌者黄家驹曾唱道:
“如果我们能够降低我们的欲望,我们会更开心”。
所以我们要的是自己内心与天地交流,
唯以天地准。


96楼2016-10-12 14:57
回复
    “道有变动,故曰爻。”
    天下万物无所不在变动之中,
    仿效具体的变动情状就是爻,
    通过爻动,一切都体现了,
    道是自然规律,
    一旦有什么变化就体现在爻上。
    “爻有等,故曰物。”
    爻位有别,初、二、三、四、五、上,
    刚才讲了二四与三五,
    再加之前讲过的初爻难定位,
    六爻很容易理解,
    我们是因为时间关系把他们切割了,
    其实是一起的。
    爻有等级,
    没办法,这是自然规律,
    天下万物都有“等”。
    这个“物”其实就是描述的“象”,
    物以象生,
    以六爻不同的等级来类比万物贵贱不同的类别。
    “物相杂,故曰文。”
    万物交错,出现相互的变化才能够“文”,
    这个文是表现,表现什么?
    阴得阴位阳得阳位,
    阴得阳位阳得阴位,
    就是“文”,文就是错文,
    六个爻的交错变化如万物错综复杂的文采,所以称为“文”。


    97楼2016-10-12 15:23
    回复
      2025-07-25 00:30: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是“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文”所构成的形象有恰当的和不恰当的,
      由此产生了吉凶的象征。
      本来你该得好的位置,
      结果得了差的位置,
      忍耐进取反省最后得了合适的位,
      最后是不是由凶得吉了吗?
      这里面描述得非常清楚,
      教你怎么看初、二、三、四、五、上这六个爻,
      看卦首先要知道卦局的层级,
      你先看这个卦局的级别高不高,好不好,
      处于什么侯,得不得时,
      然后看六个爻的位置,是否当位等,
      你要明白这六爻之中所包含的智慧,
      才知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在什么位说什么话,
      然后才能够趋吉避凶,
      趋吉避凶的结果是“无咎”就够了!
      这就是人生的目标,
      不要太累了,
      能够“无咎”就可以了。


      98楼2016-10-12 15:26
      回复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
        此之谓易之道也。


        99楼2016-10-12 15:31
        回复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
          孔子又一次感慨:
          《周易》讲了这么多东西,
          是在什么时间写的?
          孔子也在猜测,
          所学习的《周易》是不是古代智者在《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思和审订?
          人在天地间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传递和繁衍?
          《周易》的内容与国家的建立,
          以及社会组织的构成和背景又有什么关系?
          《周易》64卦中,
          不管是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
          还是初爻之难和上爻之易,
          用了不同局与不同位的爻来描述,
          其中警示是非常多的,
          孔子就在感慨,
          这么多的警示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在殷代末期、周文王德业兴盛的时期呢?
          是不是在周文王与纣王之间发生事端的时候写的呢?
          因此才在文辞中隐含着危机。


          100楼2016-10-12 15:34
          回复
            所以后面说了两句非常重要的话: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其实就是乾坤之道,
            唯有处于危险之中,
            才能够戒除恐惧,转危为安;
            若在安定中,
            容易掉以轻心,
            反而会招致倾覆的危险。
            “其道甚大”,
            《周易》之道广大,
            天地之道无所不包。
            “百物不废”,
            仍然是讲天地对万物生存之需求,
            所谓的大仁大爱,
            是允许天地间任何生物生存,
            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
            进一步描述六爻的志是始终保持戒除恐惧的态度以求得没有咎害。
            《周易》之道就是希望能够达到“无咎”就够了,
            人生没有完美,不可能完美。
            “此之谓易之道也。”
            这就是《周易》所阐述的道理!
            你明白了无咎之道,
            还有哪些困惑呢?


            101楼2016-10-12 15:40
            回复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
              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wěi)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102楼2016-10-12 15:42
              回复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
                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乾以健,坤以顺。
                乾,也就是天的功能,
                天的性质是最刚健的,
                表现在恒常的变化中,
                知险难而调整行为。
                坤,也就是地的功能,
                地的性质,是最柔顺的,
                表现在恒常的变化中,
                是知阻碍而有所戒备。


                103楼2016-10-12 15:44
                回复
                  2025-07-25 00:24: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
                  “侯之”我认为是衍词。
                  其实这句话就是“能说诸心,能研诸虑”,
                  一些易学家也这么认为:
                  能说诸心者,乾也;
                  能研诸虑者,坤也。
                  《周易》的道理容易、简易,
                  研究《周易》就可以了解天下一切道理,
                  洞察万物所思。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学习《周易》的道理,
                  就能够避免天下一切凶险,消除忧虑。
                  “亹亹”,是形容词,勤勉不倦,
                  在《尔雅》里的解释是:勉也。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云”为言语。
                  人类的行为言语要遵循变化之道,
                  吉事自有吉兆,
                  观象而知制器之取法,
                  通过占筮就可以了解具体的演变过程,
                  就能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


                  104楼2016-10-12 15:47
                  回复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
                    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
                    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远近相取而悔吝生,
                    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105楼2016-10-12 15:48
                    回复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天上地下,天地间的一切万物都有其位置,
                      圣人仿效天地的造化,完成了《周易》,
                      遇事先思考,与人商量解决。
                      若是不可知的状况,就要进行占卜,
                      明白阴阳变化之道,趋吉避凶。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
                      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八卦以其象告诉人们万物的变化,
                      《爻辞》、《彖辞》以万物变化的情态来描述卦义,
                      刚爻柔爻相互交错于六爻中,
                      从中可以看出吉凶。
                      各卦的变化演变中明白利害关系,
                      每一爻的变化又各有不同,
                      其吉凶也随着改变。
                      所以在爱与恶的相互变化中产生吉凶,
                      在爻与爻的远近的取舍中,
                      产生忧悔与吝难,
                      在真情与假意的相互感应中产生利与害。


                      106楼2016-10-12 15:51
                      回复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107楼2016-10-12 15:53
                        回复
                          这段话写得平实而又具体!
                          从一个人的说话情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他们的内心,
                          通过《爻辞》的表达,
                          就可以理解其内在的深意。
                          说到底,我们要认真学习《周易》,
                          因时化行,趋吉避凶,
                          远离浮躁的人生!
                          说到“浮”字,
                          让我想到了现在很流行的网络语言“神马都是浮云”,
                          其实“浮云”这个词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吃粗茶淡饭,就能解决温饱,
                          晚上枕着自己的胳膊睡觉,也很开心,
                          那些不义之财的富贵都只不过是浮云,与我又有何干呢?
                          这让我想到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在他的诗《四休导士诗序》里说:
                          “粗茶淡饭饱即休,
                          补破遮寒暖即休,
                          三平二满过即休,
                          不贪不妒老即休。”


                          109楼2016-10-12 16:02
                          回复
                            我们把《系辞》全部学完之后,
                            明白孔子是怕我们看不懂64卦的《卦辞》和《爻辞》,
                            于是就用“十翼”这十篇文章,
                            其中最主要就是《系辞》,
                            苦口婆心地把整个学习《周易》的感受、心得和学习方法如实地告诉大家,
                            甚至把古代的预测方法都讲了,
                            教我们怎么学习《周易》。
                            在此,我们再一次感谢孔子先生,
                            要不然,我们真不明白64卦的核心思想和做人之理。
                            希望大家平时能细细品味《系辞》,
                            相信这样能使你的生活更加充满阳光,
                            拥有一个“无咎”的人生。
                            祝福大家!


                            110楼2016-10-12 16: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