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908贴子:3,011,083

回复:回答知乎上的提问:道德经中“有”、“无”的关系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有见地,有理有据。
感恩分享,大家喜乐平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6-07 13:31
回复
    辛苦了,毒大师。一切从长计议,慢慢来,别太急。


    IP属地:广东17楼2025-06-07 13:37
    回复
      2025-07-18 03:08:53
      广告
      无不是没有,是代表圆满的状态,满到极处便是无,无穷大是多大,只能是无,大智若愚,这里的愚不代表没有智慧,是代表了返璞归真,一个十分有智慧的智者就想一个孩童的,每天都乐呵呵,因为没有什么是不了解不清楚的,无为也是自己为别人为世界做了很多但是不认为自己做了,万物于我为一,本来就是同根同源,我做即众生做,还有一层意思是我不用做,我只需一想或者一个动作,就有人去帮我做,就想婴儿,什么都不需要做,一哭就有人来帮忙喂奶等等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5-06-07 20:46
      收起回复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不敢为天下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6-07 21:50
        收起回复
          三宝之:慈、俭好理解。
          不敢为天下先?为什么?
          天下之物生于有,先有“有”,
          有生于“无”,后有“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5-06-08 10:42
          收起回复
            《论语》为什么是《学而》开篇?

            论语的首章,根本不是象儒家宣扬的那样什么学习温习之类的胡扯,而是宣扬孔儒治世学说遍天下的自我吹嘘之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我们的治世学说,并能与时俱进落实到实践中,这不是令人称道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远地方的人都学习实践了我们的治世学说,成为了我们的朋友,这不是令人欢欣鼓舞值得快乐发扬的事情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然,仍有人不了解我们的治世理论,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仍有缺陷和不足,但我们并不为此而恼怒沮丧,而是作为鞭策,进一步努力奋斗,这不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素质吗?

            有人认为:不亦说乎,说不能通假于悦。实际上意思本质上是一样的:说,称道;悦,心情愉悦。其实都是事情如意,令人心情愉快之意。
            远方的人都成了朋友,证明事业成功,当然更要发扬光大了。
            有不足而不愠,这不够,还要更加努力才对。
            🤗


            IP属地:北京21楼2025-06-08 13:41
            收起回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说的是啥?

                这是道学给出的宇宙诞生的逻辑过程:一、二、三、万,缺一不可。这一点从电脑上的虚拟世界万物的诞生过程可以证明。
                道,就相当于电源能量。电脑加电前,就是一块铁疙瘩:无,名万物之始也。我们给电脑加电能(道),首先诞生的就是高电平1,即道生一,以及与1同出异名的低电平0(仍保持无电的一端),以及(1,0)的共同体所成之玄(有无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而玄的产生,则说明道生1的同时,玄也同时诞生而构成:1生2(0,1)。所以,道是玄之母玄牝。然后,反也者,道之动也:1,0不断向对立面转化进位,就生成了第三种数:11,101,101101,10110011,……即二生三。而这无限多的第三种数的总和,就是万数万物:三生万物!道或电能,由此而生成了电脑上的虚拟世界及其万物!谁又敢说现实宇宙不是如此诞生的呢?!
                由此可见,道学的逻辑宇宙起源理论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它也是人类至今为止唯一合理的科学宇宙起源理论。就连西方现代的大爆炸宇宙起源理论,也仍处于假说阶段。


              IP属地:北京22楼2025-06-12 11:51
              回复
                《道德经》本质上是一本怎样的书?

                道德经,问世于汉末之后,代表作是假王弼之名的王弼注道德经。它是儒家联合朝廷有计划的系统篡改道学经典《帛甲五千言》道论、颠倒上下篇序、全文一字不落能改皆改的伪道学真儒术书,以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弥补儒术有术无道的死穴。因而已成为儒术补充和儒家经典。这也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帛甲五千言》道论禁绝、使其只能地下流传之后,道德经却能被朝廷和儒家大力提倡和推广流传的原因所在!


                IP属地:北京23楼2025-06-12 16:15
                回复
                  2025-07-18 03:02:53
                  广告
                  你什么时候明白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我甚至不懂这到底是赞美,或是讽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既不是赞美,也不是讽刺。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天地作为无感情的非生命体,本身没有仁爱或厌恶等感情存在,所以万物没有好坏,在其眼中都是一样的,也即它对万物的仁爱度=0,从而也就是一视同仁,都是0。


                  IP属地:北京24楼2025-06-12 16:31
                  回复
                    什么是“道”,能不能通过现代理论来理解它?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作者把这个母定义为道!这就是道的由来。用现代理论来看,电脑上的虚拟世界大家都知道,都见过用过。那它是如何产生的呢?一句话,是从电脑加电开始的!
                    加电,电脑上首先产生的就是有电端或高电平,被定义为1,相当于道生一!同时,仍保持无电状态的无电端就代表0。因此,0代表无,是与代表有的1同时产生的对立统一体(1,0),这个由一生二的共同体(1,0)被命名为玄:有无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这就找到了宇宙诞生的奥妙大门:之有玄,众眇之门。
                    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道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电能!因此,道,这个天下母,其实就是能量!再从质能转化公式E=MC∧2,可知宇宙中的一切,归根结底,都不过是能量的转化物,因而把道这个天下母看做起始物理能量,通过质能转化,形成了宇宙中的一切,是符合宇宙演化逻辑的结论。


                    IP属地:北京25楼2025-06-13 08:53
                    回复
                      回复知乎上的解老人,却被认为是狂人!

                      自证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其实,你不过是与真正的道学背道而驰罢了。
                      真假不辨陷儒篡,
                      黑白不分被儒骗,
                      道儒互绌看不见,
                      枉面帛甲五千言!
                      😁😁😁👎🏻👎🏻👎🏻
                      还真是: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IP属地:北京26楼2025-06-13 09:17
                      收起回复
                        《道德经》“曲则全”是什么含义?

                        你上当了!曲则全,委曲求全,甘当奴才,正是儒术希望的,利于朝廷统治。原文是曲则金,曲以顺变则开固若金汤,无懈可击。曲则全,是儒家刻意篡改的结果。👌🏼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5-06-13 16:38
                        收起回复
                          谁能用一句话就证明自己真的读懂道德经?

                          一句话:道德经,是儒篡儒释、全文能改全改的伪道学真儒术书。
                          补充说明:篡改目的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以弥补儒术有术无道的死穴。真正的道学原版抄本是帛甲《五千言》道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6-13 17:54
                          回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厉害在哪里?

                            这句话没有任何厉害可言,只不过是陈述了一个简单事实:天地作为非生物体,没有仁爱等任何感情。因而天地对天下万物的仁爱度=0,和刍狗垃圾等同。因而换句话说,即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仁爱度皆为0。


                            IP属地:北京29楼2025-06-14 05:43
                            回复
                              2025-07-18 02:56:53
                              广告
                              儒道其实从根本上讲都是源于西周圣人王道的思想。美言可以市奠,美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老子也不反对礼,只是觉得它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而已,他相信他所认为的天道理想社会会解决一切的。

                              你完全是自我意淫想当然,既无凭证也无逻辑。“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因此,要去礼者取道者:“故:去皮取此”!这话你能看懂吗?
                              😆😆😆


                              IP属地:北京30楼2025-06-14 0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