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多于牛毛,如何知道谁的是真懂?

原版《五千言》乃是周文王姬昌创作的灭商建周造反理论和宣言书,创作于商末商纣王时期,距今已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姬昌也因密谋灭商建周而被崇侯虎告密谋反而被捕入狱关在羑里。也正是入狱期间,他先整理了历史流传的易经材料而编写出了《周易》一书,后来,符合逻辑的结论,应是又在总结周易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流传的黄帝治世学说,并进一步完善发展而创作出了《五千言》道论。所以,《五千言》道论乃是源于黄帝、大成于周文王姬昌的黄姬道学的代表作!与五六百余年后春秋时期的老子或老聃根本无关。
作为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或老聃,只不过是个有机会读到原文而被其折服以致能背诵全文的资深道学粉丝,在弃周西去时被关令尹索文,为过关不得已默写出了《五千言》用于交差的默写者而已。且由于他并没有如实说明自己只不过是个默写者的事实,错被关令尹和其他读者误以为他就是作者,这才以讹传讹,有了以老子为作者的竹简本《老子上下经》的问世,且因竹简介质易得还没有原版帛书的官方流传限制而广泛流传于民间。只是由于难免存在记忆和默写错误,导致老聃默写的竹简本《老子上下经》与周王室典藏原文帛书《五千言》道论有不少出入,比如丢了“恒也”、“一者”等许多文字以及错把“訾”字写成“此其”等等,因此,读《五千言》,还是要以原版帛书为准。好在1973年,埋藏地下两千多年的真正的周王室珍藏原版帛书甲乙本《五千言》已经出土,重见天日,使我们后人得以有机会阅读到真正的道学《五千言》道论原文,终于能够领会到真道学的博大精深,及其去礼者取道者“不欲见贤也(无贫富之分)”的道者政体社会之志存高远的宏伟理想!实在是天佑中华!令读者欢欣鼓舞!
至于在汉武帝颁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世方针而禁绝了帛书原版《五千言》的流传三百余年之后,才重新问世流传的道德经,则是儒家联合朝廷,因正版帛书被禁绝后已无从寻觅而只能以民间广泛流传的老聃默写本《老子上下经》为底本,颠倒上下经序成下上经或道德经,有计划地全面系统能改全改的儒术化篡改儒释《五千言》道论而成的伪道学真儒术书,已成为儒术补充和儒家经典。目的就是剽窃道学本体论即所谓的“玄学”内容以“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用以弥补儒术有术无道的绝症缺陷。其代表作就是假曹魏人王弼之名问世的通行本王弼注道德经!
因此,在王室珍藏典籍原版抄本帛书《五千言》已经重新出土面世的今天,尤其是抄写于战国秦惠文王商鞅崇法反儒变法时期,从而避免了儒篡儒释伪文影响的《帛书甲本五千言》道论的出土,理所当然它才是真道学的唯一代表,才是名副其实的道学真经!当然,也是每个想要学习真正的道学的读者的唯一正确读本。
至于汉末以后才问世的道德经,作为儒篡儒释汉简本《老子上下经》的产物——下上经,和为“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宗旨服务的假货,已经无人能够全文融汇贯通读懂了。也因此,只要是流传下来道德经的翻译,如韩非和王弼等,也全都是经过儒家审核通过并彻底儒术化篡改过的注释。真正的道学翻译与其原版底本一样,其实已都被罢黜禁止流传了。也因此,1973年出土的真道学原版抄本帛书甲本五千言,才是能够代表真正的道学的底本。因而也只有基于帛甲的全文融会贯通的注释,才可能是真正的道学译文。就目前所知,已做到这一点的全文翻译,唯有《五千言正解》。
帛甲《五千言》道论的校勘复原标点补正本不分章原文,本人主页就有,可以自行下载阅读。
配套的微信公众号《五千言正解》一书网址则是:
https://mp.weixin.qq.com/s/Rv53Kz3Jf7WcQp9eZdRrd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