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908贴子:3,011,341

回复:回答知乎上的提问:道德经中“有”、“无”的关系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德经有哪几个版本,读哪个是最正确的?

道德经的问世,是汉末以后。代表作是朝廷和儒家联手篡改儒释的假王弼之名的王弼注道德经和河上公章句。此后两千年里,新出的注本已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这些注本都属于儒篡儒释的伪道学真儒术书,不想被误导欺骗,就都不能读。唯一未受儒篡儒释影响的原版正版抄本,是抄写于秦惠文王时期的最古抄本帛书甲本五千言道论!所以,只有读它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IP属地:北京31楼2025-06-14 08:46
回复
    怎样理解《道德经》第十三章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帛甲原文是以大梡与身体相比较,这样更容易理解。就是大梡(案板)和身体比较,谁更重要?当然身体更重要。目的就是教导读者遇事要能分清和抓住主要矛盾。避免捡芝麻丢西瓜。当然,原文用意是指王者必须具有这种素质,方能称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5-06-14 17:47
    回复
      2025-07-18 03:29:57
      广告
      如何理解看待“中国的四大发明都不是科学,而是技术。”这句话?

      其实就是一句话,技术是知其然即可实现目的,而科学要的是不仅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晓其为什么会如此的原理和规律而上升为理论。比如:
      1、说儒术有术无道,就是说它仅是一种知其然的可用统治技术,是一种以孝治天下的工具,和有效管理压榨民众、防止犯上作乱的奴术奴役术。这就是汉武帝要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世方针维护自己的皇权家天下权益的根本原因!而赵普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根据也源于此!
      2、而道学作为倡导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自化自正自谐自楃治世理论,则道术齐备,不仅能知其然而能有效用于治世,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它从宇宙起源论起,研究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搞清楚了宇宙运动的自然原理和根据,再以此为据,提出了道学的治世理论,从而形成了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的道法自然社会科学,成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最璀璨明珠。


      IP属地:北京34楼2025-06-15 08:23
      回复
        《道德经》“曲则全”是什么含义?

        你上当了!曲则全,委曲求全,甘当奴才,正是儒术希望的,利于朝廷统治。原文是曲则金:曲以顺变则可固若金汤,无懈可击。曲则全,是儒家刻意篡改的结果。👌🏼


        IP属地:北京35楼2025-06-15 09:46
        回复
          有人说孔德与德的辨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和“失道而后德”中的“孔德”和“德”不是一个层面的德,孔德指的是与道合一的德,德指的是人为的道德规范,要区分具体语境,一个是上德,一个是下德,以免割裂道与德的关系。

          糊涂人说糊涂语,不知孔侃孔内容。
          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这里的孔是孔探之意:钻孔以探查德之内容,发现德完全是由道所决定的。不通过勘探,又如何了解呢?
          不过,这个德乃是普遍意义上的德,与失道矣而后德德之德,所特指德者政体,确实不是一回事。

          把孔解释为大,显然属于无凭无证想当然的胡扯。因为大德是由道决定的,难道中德小德广德健德质惪等,就不是道所决定的吗?自打嘴巴,够响了吧?

          儒篡儒释的垃圾,目的就是歪曲误导摸黑道学,以独尊儒术。所以,汉武帝以后的五千言传世本,尤其是曹魏时期问世的道德经,只能作为儒术补充的批判对象来读了。


          IP属地:北京36楼2025-06-15 16:53
          回复
            普朗克: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IP属地:北京37楼2025-06-15 17:09
            回复
              老子道德经,通行本与帛书本,二者各有哪些优缺点?

              帛甲本及之前,《五千言》是原始名字,不带任何偏见色彩,简单陈述事实。老子默写本问世后,其抄本汉初及之前又被称为《老子上下经》。汉末以后,曹魏人王弼时期,才有儒家联手朝廷有计划地全面系统能改全改的儒篡儒释《老子上下经》为儒术补充《下上经》或《道德经》问世,以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所以,《道德经》是汉末后的儒篡儒释伪道学书和真儒术补充,已属于儒家经典了。
              而抄写于反儒崇法商鞅变法秦惠文王时期,从而未遭儒篡儒释影响的帛甲《五千言》道论,则是王室珍藏唯一正版的原版抄本,从而它才是道学的真正代表和真面目!且从帛甲可知,道学乃是反私有制礼者政体:“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复结绳而用之”,要建立“不欲见贤也”的无贫富之分的无阶级公有制道者政体社会的社会科学著作,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学说早了近3千年,但具有异曲同工的效应。所以,中华民族根本不用借鉴那些舶来品马列主义伪科学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己开创的道路和道学已经无比辉煌,所以,只需走自己的路,就必然能够达到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峰。只可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世方针,及由此而来的儒篡儒释伪道学书道德经,错让华夏走了两千多年弯路邪路,最后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悲惨境地。只是到了1973年帛甲本《五千言》道论出土,才让事情真相大白!道学的真面目才重见天日,才让我们知晓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帛甲本《五千言》道论的校勘复原标点补正本,则本人主页就有,可以前去自行下载。


              IP属地:北京38楼2025-06-16 12:56
              回复
                读懂《道德经》的关键是什么?

                《道德经》,是汉末以后,由儒家联手朝廷全面系统能改全改儒篡儒释汉初版本《老子上下经》、颠倒上下经序成下上经或道德经而成的真儒术补充或伪道学书。意图“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用以弥补儒术有术无道的绝症。由于篡改太多,再加上抄文的错漏串衍别字弊病,已经错乱不堪,无法全文融会贯通读懂了。
                现在,唯有抄写于秦惠文王时期的最古正版抄本《帛甲五千言》道论,才能全文贯通读懂。不分章的原版帛甲本《五千言》的校勘复原标点补缺本,本人主页就有,可以自行前去下载阅读。


                IP属地:北京39楼2025-06-16 14:58
                收起回复
                  2025-07-18 03:23:57
                  广告

                  对轮回的批评!


                  IP属地:北京40楼2025-06-16 17:10
                  回复

                    批评轮回2!
                    🤗


                    IP属地:北京41楼2025-06-16 17:46
                    回复
                      《道德经》所说的“和光同尘”和“独异于人”是否矛盾?
                      这是完全不搭界的两码事。
                      我欲独异于人,指自己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不从众,不泯于众人。
                      和光同尘,则是让光芒内敛柔和无刺激,就象尘土一样普通无显,质朴无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5-06-17 16:40
                      回复
                        世人谁可以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所谓的横渠四句,其实就是儒家和儒术的遮羞布!貌似高大上,其实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假大空口号!因为一是根本没有人能做到,二是根本也没有用,没有必要。反而成了儒学和儒术有术无道,修齐治平窝里斗,不懂科技为何物,改朝换代周期出,两千多年无进步,从而不是科学、不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水平之原理的活证据。倒是道法自然的道学,无为而无不为,可以让一切问题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5-06-17 17:17
                        回复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帛甲58章:声人之治——道学天下为公的治世方针
                            五色使人目眀,
                            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
                            五味使人之口爽(口相),
                            五音使人之耳聋。
                          以上例举贪图享乐之五色五味五音田猎贪珍,这种种礼者社会奴隶主阶级生活体现的“繁荣”现象和弊病,
                            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道学治世结论:实实在在人人有饭吃,能生存,而非表面繁荣。
                            故:去罢——因此,去除那些罢士(不劳而获的吸血鬼,泛指社会的赘瘤负担),
                            耳此。——听从并贯彻落实为腹不为目方针。
                          所以,本章的论题论点是道学的治世方针,五色五味五音等只是泛泛举证材料,并不需要在此追究细析。而道学的治世方针也非常简单:为腹不为目!

                          第一句目明,帛乙等是目盲。从文理看,应是帛甲抄错了。网友们的理解是对的。不是生理上的盲聋等,而是贪图享乐主义使人眼瞎心盲耳聋,以致难辨是非曲直,决策失当,误国害民。所以,本章的教育对象是王者。


                          IP属地:北京44楼2025-06-20 09:50
                          回复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贤于贵生 是什么意思?

                            这是儒篡儒释的假货,以污蔑摸黑道学,欺骗误导读者,绌道扬儒独尊儒术!
                            原版帛甲抄本的原文是:
                            第四十一章(75)
                              人之饥也,以亓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百姓之不治也,以亓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民之巠死,以亓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乃是指:让前三句例举的“人之饥也”等现象无从发生,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才,就是重视民众生活生命和生存的贤能。但这个道学对于贤能人才的规定,却与儒术保皇忠君盲从、防止民众犯上作乱的奴术奴役术方针背道而驰。所以,儒家就利用自己把持朝纲和出版发行控制舆论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职权,就把它篡改成了: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这下子,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了,成了培养节俭不惜命的奴才高招了。道德经,作为儒篡儒释《帛甲五千言》道论的伪道学书,如此儒篡儒释以为儒用的地方遍布全书,比比皆是。目的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以弥补儒术有术无道的绝症。
                            所以,要学真正的道学,只能以帛甲《五千言》道论为准,把道德经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帛甲五千言的校勘复原标点补正本、保持原貌不分章原文,本人主页就有,可以自行下载阅读。


                            IP属地:北京45楼2025-06-20 10:29
                            回复
                              2025-07-18 03:17:57
                              广告
                              回复长诗《呼唤毛泽东》

                              毛泽东的时代,寓意光明多彩,人民当家作主,少黄赌毒腐败!计划经济有误,要怪老马错来,纠错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应该。路线决定一切,权贵资本腐败,LD当年错路,终究恶果花开!正反教训总结,否定否定重来,人民领袖回归,中华文明万代!😆😆😆🥰🥰🥰👍🏻👍🏻👍🏻


                              IP属地:北京46楼2025-06-20 1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