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helionF 感谢耐心阅读回复!
生物名怎么译诚然取决于翻译风格,很多时候谈不上对错,特别很多时候俗名和学名并非一一对应。个人没太多审美要求,偏好的风格是这样的
1.用google搜中文名能在第一页找到作者想描述的那种生物。比如elk不能译成麋鹿,而要译成马鹿(美国)或驼鹿(欧洲);pike不能译成梭子鱼,而要译成狗鱼。
2.或者是已经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本地化”,两者至少形态习性差不多。比如almond完全可以译成杏仁(因为满足了标准1,哈哈)。但像金银花和欧洲的忍冬,一个黄花一个红花,对译似乎就不妥了。
3.采用替换译法时,除了形态习性外,最好产地也一致。像本书的fir,有时译成杉木,有时译成冷杉,英国不产杉木(Chinese fir),宜统一为冷杉。再比如我翻译Littlefinger mints gold from goldenrod这句俏皮话时,因为“一枝黄花”名字里不带“金”,决定选个名字带金的植物替换。最后选的是金盏花,欧洲有分布,其英文名marigold也带金,而且与一枝黄花还都是菊科植物,开黄花。
4.名字里没有欧洲美洲等地域特点明显的词就不算出戏。
拉炮抱歉没说清楚,我指的是它不是有火药的爆竹,而是Christmas cracker。后者不会爆炸,译作“爆竹”不妥,“拉炮”似乎是更常见的译法,维基和BBC均用此译法。
关于hemlock,我是看的中洲植物志说它是毒参就以它为准了,读者指南倒确实引了小托“家父喜欢用hemlock泛指”。现在看来两本书冲突时后者更靠谱,比如白屈菜/毛茛,也是后者正确
生物名怎么译诚然取决于翻译风格,很多时候谈不上对错,特别很多时候俗名和学名并非一一对应。个人没太多审美要求,偏好的风格是这样的
1.用google搜中文名能在第一页找到作者想描述的那种生物。比如elk不能译成麋鹿,而要译成马鹿(美国)或驼鹿(欧洲);pike不能译成梭子鱼,而要译成狗鱼。
2.或者是已经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本地化”,两者至少形态习性差不多。比如almond完全可以译成杏仁(因为满足了标准1,哈哈)。但像金银花和欧洲的忍冬,一个黄花一个红花,对译似乎就不妥了。
3.采用替换译法时,除了形态习性外,最好产地也一致。像本书的fir,有时译成杉木,有时译成冷杉,英国不产杉木(Chinese fir),宜统一为冷杉。再比如我翻译Littlefinger mints gold from goldenrod这句俏皮话时,因为“一枝黄花”名字里不带“金”,决定选个名字带金的植物替换。最后选的是金盏花,欧洲有分布,其英文名marigold也带金,而且与一枝黄花还都是菊科植物,开黄花。
4.名字里没有欧洲美洲等地域特点明显的词就不算出戏。
拉炮抱歉没说清楚,我指的是它不是有火药的爆竹,而是Christmas cracker。后者不会爆炸,译作“爆竹”不妥,“拉炮”似乎是更常见的译法,维基和BBC均用此译法。
关于hemlock,我是看的中洲植物志说它是毒参就以它为准了,读者指南倒确实引了小托“家父喜欢用hemlock泛指”。现在看来两本书冲突时后者更靠谱,比如白屈菜/毛茛,也是后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