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二章 满塘清荷花开日 烽火连天再起时
翌日正午,洛阳王与其子其女赶赴帝京。王府众人从玄武门入内城,过紫凰街京城繁华所在。一路百姓夹道相迎,争瞻传闻中这扶持了新帝霸业的郡王。
长安大道,晴空如洗,慕连城着一身华丽紫袍,其上锈金的三爪金龙熠熠生辉。虽是面目阴柔且眉间略生老态,却着实是气度非凡。
其后一马一轿,马上是一位眉眼稍带稚气的少年,着了素色暗纹的云锦绸衣,倒也生得俊俏。而八人抬着的那装饰华丽的轿中,却是重帘未起,也不知传闻中这洛阳郡主是否确为绝色。
几人身后是百来人的亲卫,排成长长的队伍在紫凰街上延展开来,一直到皇城外玉宸门前。陈吟风早已率了百官于此等候。
远远便能看到立于百官之首,着黑色莽袍的男子长身而立。在身后威武的城门映衬下,气势更为非凡。
慕连城见状急急唤了清峰下马,步行上前。
“这……”
“真是目无法纪…”
见到随其前来的百余荷甲亲兵,百官中顿时哗然一片。低头暗自打量这慕王竟然能带如此多兵卒入内城,究竟皇恩隆宠几何?
“吟风哥哥!”待得行近看清男子面貌,一直于父亲身后的清峰满面兴奋地上前去。
“峰儿,不得无礼!”慕连城厉色出手拽住:“快随我参见陛下。”握着清峰的手腕,行了个礼。
看见清峰只好悻悻回身行礼,低头时偷偷撅了撅嘴的样子,陈吟风唇边浮上一抹宠溺的笑意,出手虚虚扶住:“舅父、峰弟不必多礼。”
见慕连城又要唤轿中的清漪下来拜见,陈吟风连连止住:“舅父,你们这一路来舟车劳顿,且去宫中歇息片刻吧。”
随后,便有几名内侍领着两人与抬轿的轿夫,入玉宸门去。又有几人安顿马匹,安排王府剩余众随从亲卫于城内宿下一处驿馆。
第二日晨,帝于朝上诏告天下,正式授予慕连城仁德护国公爵位,官同一品,并赐长安禁城周边宅邸一座。封其子清峰安乐侯,其女清漪为芳华郡主。至此,慕氏一族当真是一族显贵,鸡犬升天,不知惹来满朝文武多少艳羡嫉妒。
“各位卿家,不知哪位愿随朕即日出征,真正收复我大陈天下。”
“呃……”
百官沉吟不语,却无人上前请缨,毕竟天下初定谁不想留在京城当个安乐官。
虽然早就料到可能会有眼前的结果,陈吟风俊朗的眉还是不悦地皱了起来。
“臣,愿往。”一道略带怒意的声音响起。百官都徇声望向立于大殿左侧武官列首的男子。
那人正是当朝羽林大将军陆崇,出列拱手立于殿中,阳刚挺拓的脸上此时一阵的愤懑不平。他斜眼环睨过殿中文武,众人齐皆低下头去。
“陆卿家,你随朕征战方歇,怎么再劳烦亲家出战?”陈吟风抬头,眼神一片凛冽:“难道我大陈上下,除陆将军一人,就无人愿战否?”声音不响,闻之却是寒意百生。
陆崇只好悻悻回列,满朝文武的头低得更下了,殿中一片尴尬的寂静,却仍旧没有人出列。
“张丞相?”陈吟风唤了声。
“回禀陛下,臣家中有老母常年卧病,近日臣的内人又劳累成疾,所以……”张敬德作出一幅无奈惋惜的样子,抬起头偷瞄了眼陈吟风脸色,托辞说来顺口至极:“陛下,实则不是臣不愿啊!”
“哦?是吗?”陈吟风只斜了眼,好笑地瞥着他,片刻又把视线移到另一边:“那…韩将军?我记得你自幼孤苦,且尚未娶妻。不会家人也有人需要照顾,抽不开身吧?”
“臣……”被唤的那位韩将军许因是武人,没有丞相那般圆滑辞令,一张脸涨得通红,硬是想不出什么托辞。
“呵…”陈吟风苦笑一声,使力一拍座下扶手:“罢罢罢,既然我朝上下竟无一有胆识之臣,那还要这百官何用。” “下朝!午时准时行军,朕不信招不到治军之材。”陈吟风拂袖而去,待得隐入门后,才隐约传来一句:“百官庸碌成风,看来待天下收复,这朝纲不得不治。”
殿下的官员听到后,反应各异,有不屑、惊惧、唏嘘,也有毫不在意的。待得一殿文武都交头接耳地离去,殿内便惟有陆崇一人尚留。
不知陛下这是何意?这、到底允是还是未允?
是日正午,天高气爽,长安郊外,大军饯行。数万兵士之前,一人跨于高头大马之上,戎甲巍然。
那人高举一杯清酒,朗声道:“如今中原安矣,天下百姓又有多少处于水深火热?今日出征愿各位将士同心协力,尽己之能。我陈吟风既然换上这身戎甲,就不再为金蛮殿上的帝王,望各位视在下为同生共死的兄弟便好。”说着一仰首,清酒入喉。
“一切且听将军差遣!且听将军差遣!”众将士呼声震天,惊了长安上空的飞鸟,闻者心神震奋。
“陛下,且慢!”突然陈吟风身后一人一骑从城门方向飞奔而来。
“吁……”待得驰近,那人勒停马匹,下马伏首,微喘着气:“未将愿随军出征,望陛下成全。”
来人正是陆崇,方才想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听到城外鼓点声响,才急急换上戎装赶来。
陈吟风坐在马上,看到面前的人,想了很久,终于叹出口气:“唉……陆将军,此一征不知何日再还呢?”
“古来征战几人回?臣愿出征!”陆崇低着首,语气却是分外坚毅。
翌日正午,洛阳王与其子其女赶赴帝京。王府众人从玄武门入内城,过紫凰街京城繁华所在。一路百姓夹道相迎,争瞻传闻中这扶持了新帝霸业的郡王。
长安大道,晴空如洗,慕连城着一身华丽紫袍,其上锈金的三爪金龙熠熠生辉。虽是面目阴柔且眉间略生老态,却着实是气度非凡。
其后一马一轿,马上是一位眉眼稍带稚气的少年,着了素色暗纹的云锦绸衣,倒也生得俊俏。而八人抬着的那装饰华丽的轿中,却是重帘未起,也不知传闻中这洛阳郡主是否确为绝色。
几人身后是百来人的亲卫,排成长长的队伍在紫凰街上延展开来,一直到皇城外玉宸门前。陈吟风早已率了百官于此等候。
远远便能看到立于百官之首,着黑色莽袍的男子长身而立。在身后威武的城门映衬下,气势更为非凡。
慕连城见状急急唤了清峰下马,步行上前。
“这……”
“真是目无法纪…”
见到随其前来的百余荷甲亲兵,百官中顿时哗然一片。低头暗自打量这慕王竟然能带如此多兵卒入内城,究竟皇恩隆宠几何?
“吟风哥哥!”待得行近看清男子面貌,一直于父亲身后的清峰满面兴奋地上前去。
“峰儿,不得无礼!”慕连城厉色出手拽住:“快随我参见陛下。”握着清峰的手腕,行了个礼。
看见清峰只好悻悻回身行礼,低头时偷偷撅了撅嘴的样子,陈吟风唇边浮上一抹宠溺的笑意,出手虚虚扶住:“舅父、峰弟不必多礼。”
见慕连城又要唤轿中的清漪下来拜见,陈吟风连连止住:“舅父,你们这一路来舟车劳顿,且去宫中歇息片刻吧。”
随后,便有几名内侍领着两人与抬轿的轿夫,入玉宸门去。又有几人安顿马匹,安排王府剩余众随从亲卫于城内宿下一处驿馆。
第二日晨,帝于朝上诏告天下,正式授予慕连城仁德护国公爵位,官同一品,并赐长安禁城周边宅邸一座。封其子清峰安乐侯,其女清漪为芳华郡主。至此,慕氏一族当真是一族显贵,鸡犬升天,不知惹来满朝文武多少艳羡嫉妒。
“各位卿家,不知哪位愿随朕即日出征,真正收复我大陈天下。”
“呃……”
百官沉吟不语,却无人上前请缨,毕竟天下初定谁不想留在京城当个安乐官。
虽然早就料到可能会有眼前的结果,陈吟风俊朗的眉还是不悦地皱了起来。
“臣,愿往。”一道略带怒意的声音响起。百官都徇声望向立于大殿左侧武官列首的男子。
那人正是当朝羽林大将军陆崇,出列拱手立于殿中,阳刚挺拓的脸上此时一阵的愤懑不平。他斜眼环睨过殿中文武,众人齐皆低下头去。
“陆卿家,你随朕征战方歇,怎么再劳烦亲家出战?”陈吟风抬头,眼神一片凛冽:“难道我大陈上下,除陆将军一人,就无人愿战否?”声音不响,闻之却是寒意百生。
陆崇只好悻悻回列,满朝文武的头低得更下了,殿中一片尴尬的寂静,却仍旧没有人出列。
“张丞相?”陈吟风唤了声。
“回禀陛下,臣家中有老母常年卧病,近日臣的内人又劳累成疾,所以……”张敬德作出一幅无奈惋惜的样子,抬起头偷瞄了眼陈吟风脸色,托辞说来顺口至极:“陛下,实则不是臣不愿啊!”
“哦?是吗?”陈吟风只斜了眼,好笑地瞥着他,片刻又把视线移到另一边:“那…韩将军?我记得你自幼孤苦,且尚未娶妻。不会家人也有人需要照顾,抽不开身吧?”
“臣……”被唤的那位韩将军许因是武人,没有丞相那般圆滑辞令,一张脸涨得通红,硬是想不出什么托辞。
“呵…”陈吟风苦笑一声,使力一拍座下扶手:“罢罢罢,既然我朝上下竟无一有胆识之臣,那还要这百官何用。” “下朝!午时准时行军,朕不信招不到治军之材。”陈吟风拂袖而去,待得隐入门后,才隐约传来一句:“百官庸碌成风,看来待天下收复,这朝纲不得不治。”
殿下的官员听到后,反应各异,有不屑、惊惧、唏嘘,也有毫不在意的。待得一殿文武都交头接耳地离去,殿内便惟有陆崇一人尚留。
不知陛下这是何意?这、到底允是还是未允?
是日正午,天高气爽,长安郊外,大军饯行。数万兵士之前,一人跨于高头大马之上,戎甲巍然。
那人高举一杯清酒,朗声道:“如今中原安矣,天下百姓又有多少处于水深火热?今日出征愿各位将士同心协力,尽己之能。我陈吟风既然换上这身戎甲,就不再为金蛮殿上的帝王,望各位视在下为同生共死的兄弟便好。”说着一仰首,清酒入喉。
“一切且听将军差遣!且听将军差遣!”众将士呼声震天,惊了长安上空的飞鸟,闻者心神震奋。
“陛下,且慢!”突然陈吟风身后一人一骑从城门方向飞奔而来。
“吁……”待得驰近,那人勒停马匹,下马伏首,微喘着气:“未将愿随军出征,望陛下成全。”
来人正是陆崇,方才想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听到城外鼓点声响,才急急换上戎装赶来。
陈吟风坐在马上,看到面前的人,想了很久,终于叹出口气:“唉……陆将军,此一征不知何日再还呢?”
“古来征战几人回?臣愿出征!”陆崇低着首,语气却是分外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