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九章 一树落花半城愁 月明林下更深漏
传说每日有羲和驾九龙长车,从遥远的东方奔走而来。于是,昏暗了一整个夜晚的天色也明亮、晴暖起来。
第二日,因两人都是累极,直至睡到日上三竿时,才惺松爬起。用小二送来的毛巾,漱洗了一番,恢复了原来的装扮,两人一同下楼去。
“陈大哥,风大哥,这里!”刚踏上木制的旋梯,便听到熟悉的呼唤。
抬眼望去,果是绿荷。笑面舒展,清丽绝伦,像是完全忘却了昨夜的经历。风挽月见状,不禁挑了挑眉,陈吟风也是有些不解。
绿荷这一声呼唤,却是把厅中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众人抬头望去,阶上两人,一人黑衣凛然,面目俊朗,一人红纱卓绝,肌白胜雪。不由要叹一声,端的好一对壁人!视线两人走下木梯,细看之下才知,那个画中仙子般的红衣美人。虽是姿容绝艳,却分明是身材颀长,体态风流,确为男子。众人都是惊讶加之艳羡地放下了手中的箸,却又有些奇怪:这几日似乎,并没见有这般人物前来投宿啊。
两人从木梯上一路走至桌边坐下,绿荷早已点好了一桌的餐点。
“唉,现进城已一日有余,青州城的情况究竟如何却仍还未明了啊。”陈吟风从一个盘中拈起块梅花糕,面带愁容。
“今日便出城。青州太守应只是胆怯无能之辈,现大患已去,大可出兵。稍加计谋,这青州是手到擒来。”风挽月随手端过桌角的茶水,轻啐了一口。
“好,我也不想再待在这青州了。用好膳,我便随二位大哥出城去。”绿荷吃着糕点,嘴里的还未咀嚼完,一脸漫不经心,含糊应道。
“……”一旁的陈吟风却是神色一动,似是察觉了什么。脑海中浮想起进城时所遇的云溪,本能地觉得昨夜风挽月的不辞而去定与此事有关。唇张了张,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言声,只是把手中攥了良久的半块糕送入口中,咀嚼起来。
“你们可知道,今日城门又有变故。”
变故?!风挽月首先听闻,随后陈吟风和绿荷似也觉察到,一致放下了手中的物事。侧过眼,用眼角的余光望向声音传来的地方。
原来是不远处的士桌客人,约莫有五六人。看装扮大概是为江湖人士,几人交谈起来也是豪迈,故此这一句问话,倒是吸引了厅内很多人的侧目。
“这城门还能有什么变故?”其中一人问。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青州戒严不是一日两日了。可是前几日是查进城的,就在方才听说又变成查出城的了。”
“这是…?”周围的人都不解的看向他。
“唉,果然都是蠢才。这代表什么,代表府衙要搜查的人已经混入城中了。”说话的大汉,语气中颇为得意:“而且,据我听说,昨日郊外来了一支军队,像是长安那边来的先行军。先前听说,太守要反,且那支军队也迟迟未进城,看来谣言非假。”
那人说得眉飞色舞,周围一众听客唏嘘一片,还有捋掌叫好的。那人听着更是说得兴起:
“说那新帝是前吴地番王次子,依我看来,这次出征,第一个便是吴,然后一一击破。但看这天下局势,怕是又要不安稳了。还有,现在潜进城来的,一定是军中重要人物。现在说不定就藏在城中某处酒肆、客栈呢,谁若寻到说不定还可邀个功。”
那人说完自顾地大笑起来,周围的人也附合着起哄。
想不到这个看上去五大三粗的江湖汉子,竟也有一番见识。陈吟风面色阴沉,下意识地摸上腰间吴王剑。却是一惊,触手所及,一片温润如水。
疑惑地低头看去,原来是风挽月伸出手,按住了他的手掌。那柔滑的触感,却意外地让他感到安稳起来。正想用另一只手把其抓过仔细把玩把玩,对方却是倏然抽手。
再次疑惑的抬头望向身边人,却发现他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单手支肘,望向还在絮絮交谈的那一桌人。
可是,他没有看清:在他转回身去的一刹那,那个玉面公子沉了很久的面目之上,唇角隐约向上动了动,绽开一抹、淡到不能再谈的浅笑。
“我们走吧,马上就要到正午用餐时间了,现在这个时段是进出城的人数最多的时段。要想出城,或可一试。”风挽月率先放下手中的杯盏,起身悠悠说道。
陈吟风低头略一思索,见厅内众人仍是喧闹未歇,当下明白了风挽月的用意。站起身来,并在桌上放下一锭银钱。
此时,绿荷也已起身,三人一同从门口悄无声息地离开。
青州府衙。
“怎么办?怎么办?本官该当如何?大仙走了,这回怎么收拾残局?”一个官袍加身的四十多岁的男人在厅上踱来踱去。
这太守刘昱本就是墙头草,当初陈吟风率洛阳王军攻打中原,来势汹汹,便二话不说地开城投降。后来又有大仙说只要反新朝,待他日事成、封王拜相。只犹豫了一日,见那大仙果有神通,便又反了朝廷。今晨才发觉,大仙竟不知去向,城外又是大军压城,心下何不焦躁?
突然有人来报,停下来回踱着的步子,抬头见是府衙中的师爷,有些没好气地说:“没见本官正烦着嘛!所为何事?”
“大人,有先前安插的探子报今晨在悦福客栈遇到两名男子,气度不凡,听他叙说应就是大仙所言的那两位人物。只是…”
传说每日有羲和驾九龙长车,从遥远的东方奔走而来。于是,昏暗了一整个夜晚的天色也明亮、晴暖起来。
第二日,因两人都是累极,直至睡到日上三竿时,才惺松爬起。用小二送来的毛巾,漱洗了一番,恢复了原来的装扮,两人一同下楼去。
“陈大哥,风大哥,这里!”刚踏上木制的旋梯,便听到熟悉的呼唤。
抬眼望去,果是绿荷。笑面舒展,清丽绝伦,像是完全忘却了昨夜的经历。风挽月见状,不禁挑了挑眉,陈吟风也是有些不解。
绿荷这一声呼唤,却是把厅中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众人抬头望去,阶上两人,一人黑衣凛然,面目俊朗,一人红纱卓绝,肌白胜雪。不由要叹一声,端的好一对壁人!视线两人走下木梯,细看之下才知,那个画中仙子般的红衣美人。虽是姿容绝艳,却分明是身材颀长,体态风流,确为男子。众人都是惊讶加之艳羡地放下了手中的箸,却又有些奇怪:这几日似乎,并没见有这般人物前来投宿啊。
两人从木梯上一路走至桌边坐下,绿荷早已点好了一桌的餐点。
“唉,现进城已一日有余,青州城的情况究竟如何却仍还未明了啊。”陈吟风从一个盘中拈起块梅花糕,面带愁容。
“今日便出城。青州太守应只是胆怯无能之辈,现大患已去,大可出兵。稍加计谋,这青州是手到擒来。”风挽月随手端过桌角的茶水,轻啐了一口。
“好,我也不想再待在这青州了。用好膳,我便随二位大哥出城去。”绿荷吃着糕点,嘴里的还未咀嚼完,一脸漫不经心,含糊应道。
“……”一旁的陈吟风却是神色一动,似是察觉了什么。脑海中浮想起进城时所遇的云溪,本能地觉得昨夜风挽月的不辞而去定与此事有关。唇张了张,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言声,只是把手中攥了良久的半块糕送入口中,咀嚼起来。
“你们可知道,今日城门又有变故。”
变故?!风挽月首先听闻,随后陈吟风和绿荷似也觉察到,一致放下了手中的物事。侧过眼,用眼角的余光望向声音传来的地方。
原来是不远处的士桌客人,约莫有五六人。看装扮大概是为江湖人士,几人交谈起来也是豪迈,故此这一句问话,倒是吸引了厅内很多人的侧目。
“这城门还能有什么变故?”其中一人问。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青州戒严不是一日两日了。可是前几日是查进城的,就在方才听说又变成查出城的了。”
“这是…?”周围的人都不解的看向他。
“唉,果然都是蠢才。这代表什么,代表府衙要搜查的人已经混入城中了。”说话的大汉,语气中颇为得意:“而且,据我听说,昨日郊外来了一支军队,像是长安那边来的先行军。先前听说,太守要反,且那支军队也迟迟未进城,看来谣言非假。”
那人说得眉飞色舞,周围一众听客唏嘘一片,还有捋掌叫好的。那人听着更是说得兴起:
“说那新帝是前吴地番王次子,依我看来,这次出征,第一个便是吴,然后一一击破。但看这天下局势,怕是又要不安稳了。还有,现在潜进城来的,一定是军中重要人物。现在说不定就藏在城中某处酒肆、客栈呢,谁若寻到说不定还可邀个功。”
那人说完自顾地大笑起来,周围的人也附合着起哄。
想不到这个看上去五大三粗的江湖汉子,竟也有一番见识。陈吟风面色阴沉,下意识地摸上腰间吴王剑。却是一惊,触手所及,一片温润如水。
疑惑地低头看去,原来是风挽月伸出手,按住了他的手掌。那柔滑的触感,却意外地让他感到安稳起来。正想用另一只手把其抓过仔细把玩把玩,对方却是倏然抽手。
再次疑惑的抬头望向身边人,却发现他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单手支肘,望向还在絮絮交谈的那一桌人。
可是,他没有看清:在他转回身去的一刹那,那个玉面公子沉了很久的面目之上,唇角隐约向上动了动,绽开一抹、淡到不能再谈的浅笑。
“我们走吧,马上就要到正午用餐时间了,现在这个时段是进出城的人数最多的时段。要想出城,或可一试。”风挽月率先放下手中的杯盏,起身悠悠说道。
陈吟风低头略一思索,见厅内众人仍是喧闹未歇,当下明白了风挽月的用意。站起身来,并在桌上放下一锭银钱。
此时,绿荷也已起身,三人一同从门口悄无声息地离开。
青州府衙。
“怎么办?怎么办?本官该当如何?大仙走了,这回怎么收拾残局?”一个官袍加身的四十多岁的男人在厅上踱来踱去。
这太守刘昱本就是墙头草,当初陈吟风率洛阳王军攻打中原,来势汹汹,便二话不说地开城投降。后来又有大仙说只要反新朝,待他日事成、封王拜相。只犹豫了一日,见那大仙果有神通,便又反了朝廷。今晨才发觉,大仙竟不知去向,城外又是大军压城,心下何不焦躁?
突然有人来报,停下来回踱着的步子,抬头见是府衙中的师爷,有些没好气地说:“没见本官正烦着嘛!所为何事?”
“大人,有先前安插的探子报今晨在悦福客栈遇到两名男子,气度不凡,听他叙说应就是大仙所言的那两位人物。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