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解决想再抽一支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这么打个比方,就好比刚刚盖好的新房是盖在大茅坑上面的,房子虽然金碧辉煌,但是仍然不时发出阵阵恶臭。无为戒烟法的做法是,任由它散发,并由衷的感到高兴,臭的好啊,早点散发出去以后就不再发臭了。新房子就是非吸烟者的心理,茅坑就是受烟草毒害的身体,恶臭就是戒了之后总还想抽。
九戒一: 戒烟之后从未主动想去抽烟,但是想抽烟的念头不定时的出现,我们总是被动的处理这些信息,难道真的可以无视吗?
三戒1961:是的,戒烟后就一般的情况来讲,即使从未主动想去抽烟,“想抽烟的渴望”依然会时不时(在生理、心理、习惯等条件下的刺激)的出现,因为这些个“渴望吸烟想法”是由岁月留在脑海中的痕迹,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每一个戒烟者都会面对的一个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这一渴望似乎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满足渴望,这是吸烟者所选择的,一个是抗拒渴望,这是戒烟者所选择的,而这两种选择都存在矛盾。前者不用讲,满足了渴望,健康受损。后者是健康有了保障,可是心里难受,因为对渴望的主动否定那可是件痛苦的事,比如:赶飞机,如果路上受阻而耽误了行程,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很上火。然而这个比如只是被动式的。试想主动的去抗拒心中的渴望,并且不是偶尔一次,而是每时每刻(尤其是戒烟初期,各种方面的条件同时作用和刺激,那欲望可是汹涌无比,呵呵)都处在抗拒的状态,那可不是一般的痛苦。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事实。
在上述事实面前,“我们总是被动的处理这些信息,难道真的可以无视吗? ”这个应当是戒烟者需要自问的一个问题,而不应当推给他人。
三戒1961:是的,戒烟后就一般的情况来讲,即使从未主动想去抽烟,“想抽烟的渴望”依然会时不时(在生理、心理、习惯等条件下的刺激)的出现,因为这些个“渴望吸烟想法”是由岁月留在脑海中的痕迹,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每一个戒烟者都会面对的一个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这一渴望似乎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满足渴望,这是吸烟者所选择的,一个是抗拒渴望,这是戒烟者所选择的,而这两种选择都存在矛盾。前者不用讲,满足了渴望,健康受损。后者是健康有了保障,可是心里难受,因为对渴望的主动否定那可是件痛苦的事,比如:赶飞机,如果路上受阻而耽误了行程,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很上火。然而这个比如只是被动式的。试想主动的去抗拒心中的渴望,并且不是偶尔一次,而是每时每刻(尤其是戒烟初期,各种方面的条件同时作用和刺激,那欲望可是汹涌无比,呵呵)都处在抗拒的状态,那可不是一般的痛苦。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事实。
在上述事实面前,“我们总是被动的处理这些信息,难道真的可以无视吗? ”这个应当是戒烟者需要自问的一个问题,而不应当推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