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时齐鲁两国的政治局势看, 齐国国力日强, 而鲁国则每况愈下, 而鲁桓公娶于齐, 是通过联姻来求庇于齐。齐襄公死时, 鲁庄公继位时尚不满十二岁。文姜频繁的以诸侯国君之礼“会”或“享”齐侯。庄公十五年文姜再次如齐, 十九年、二十年又两次至莒国。而这些显然和所谓的“淫乱”无关。对于文姜在庄公七年前 (齐襄公在位时) 的出使活动, 杜预作注:“齐姜与齐襄公会, 至齐地, 则奸发夫人。”杜预对庄公十九年“夫人姜氏如莒”解为“书奸”, 仍然认为文姜淫乱而为之。故后人多以“淫乱”定位文姜。杨伯峻说:“文姜于桓公三年嫁至鲁国, 至此已三十五年, 则其年龄已五十余矣”, 杜注“恐未必然”。如若文姜出使是为了所谓的“通奸”, 则她两次至莒国则作何解释。文姜的出使活动又多在庄公继位初的几年, 文姜的出使应该是一种外交手段。清代于鬯先生认为:“综其一生, 干国如是, 故春秋历历表之, 传于此特明其为书奸, 书奸者, 书其干国事也。”[2]“文姜在齐鲁争强, 鲁国国势日趋劣势之时, 数度以国君之礼与齐国国君会晤, 协调齐鲁关系。至莒国加强营鲁联盟, 以增强鲁国实力和地位。在她的有生之年以其外交能力, 减缓鲁国地位下降的速度, 从这个角度看, 文姜不失为中国古代一位颇有能力的女外交家。”[3]并且, 在《左传》中, 参与政治的贵族女性, 充当外交使臣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鲁僖公夫人声姜为解救丈夫作为鲁国的公使, 《春秋左传注·僖公十七年》载:“会齐侯于卞”, 经过声姜的交涉, 僖公归国。“文姜如齐、如莒等与诸侯相会, 亦如同鲁君一般。从鲁国史官的记载看, 是将文姜作为执政看待的。”[